湘赣粤相邻地区圈定钨锡异常20处
2处可供进一步普查,初步建立钨矿成矿模式
日前,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湘赣粤相邻地区钨矿远景调查”项目被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定为优秀。项目组南岭东段地区,找到了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和钨钼多金属矿床;初步建立了区内钨矿成矿模式。
“湘赣粤相邻地区钨矿远景调查”项目是新一轮钨多金属矿找矿中实施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之一。项目组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矿区评价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找矿信息,提升了区内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取得以下几个方面成果:
——通过该区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以钨、锡元素为主的异常20处,获得了丰富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在南山矿区开展的1:1万土壤测量,圈定了综合异常带,为找矿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区内圈定了7个找矿远景区,优选了4个找矿靶区,发现了两处可供进一步普查的钨锡矿产地。
——通过对该区石英脉型钨锡矿点评价,新发现了远景较大的破碎带蚀变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钨锡(铋)矿床,资源量估算达中型以上规模。
——该区内钨锡矿床经过初步评价,新发现了蚀变花岗岩型钨锡钼矿床,石英脉—破碎带矿体除钨锡外,还发现具有工业价值铅锌银,且规模较大,矽卡岩型矿床也值得进一步工作。
——进一步总结了湘赣粤相邻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及钨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认识到区内钨锡多金属矿床以燕山期花岗岩为成矿主因;往往具有多类型、多矿种的多位一体矿床特征,外接触带脉状矿床深部“地下室”矿床比较发育,初步建立了区内钨矿成矿模式,为该区钨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